旧版回顾 | VPN登录 | ENGLISH
首页关于学院党建工作学院新闻学院通知师资队伍本科生教育科研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心理学教研室>>正文

心理学教研室简介

时间:[2023-06-29]  点击:

心理学教研室

教研室教师共有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实验员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读博士1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6人。

团队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1名,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1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4名。团队曾获国家级教学团队(2010)、天津市“十二五”创新团队(2012)、天津市“十二五”教学团队(2013)、天津市“十三五”教学创新团队(2017)称号。


教研室成员构成

教研室成员构成

姓名

性别

职称/学历

职务

主要承担课程

姚家新

教授(博导)/博士

前校长

逻辑学

吉承恕

教授(博导)/博士

前校长

运动心理学、运动员心理调控

孙延林

教授(博导)/博士

学院院长

体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胡咏梅

教授(博导)/硕士

社会心理学、运动员心理调控与咨询

何一粟

副教授(硕导)/硕士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万发桃

实验师/本科

实验课程

张连成

教授(博导)/博士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心理统计、心理测量

高淑青

副教授(硕导)/博士

锻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杨勇涛

副教授(硕导)/博士

支部书记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健康心理学

常淑芝

高级实验师/博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动心理学

李晖

实验师/在读博士

实验课程

胡月

讲师(硕导)/博士

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王菁如

助理实验师/硕士

实验课程

王钰

副教授(硕导)/博士

教研室主任

体育运动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说明: 1a9a770ef39f8a177d8633e69f6a2c8教研室成员简介

姚家新  教授

教育经历:

1976年12月-1979年11月:

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学习,结业;

1985年12月-1986年12月:

公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人类运动学院

作访问学者,进修运动心理学;

1987年9月-1989年12月:在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学习获运动心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运动员心理干预与调控

主讲课程:运动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逻辑学;SPSS理论与操作

发表文章:

持续注意任务活动中心智游移表现与干预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4期,通讯作者;

体育锻炼坚持性、锻炼成瘾与特质流畅关系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通讯作者;

运动成瘾心理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通讯作者;

我国专业乒乓球反手中远台拉冲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05):44-56+63,通讯作者;

从学科承继到“方法自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检视与思考《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1):76-83,通讯作者。

著作教材:

主编《滨海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建设研究》,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7月;

主译《成为足球硬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0月;

主译《打造足球大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3月。

主编《运动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6月。

完成课题:

2017年10月结项,运动预防、运动医学及运动康复全链条社会化、产业化服务调研论证项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

2018年5月结项,运动健康科技传播示范园(基地)的创建,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

2018年10月结项,对我国残疾射击运动员备战2018年亚运会科技攻关的研究,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科研基金;

其他荣誉: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

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9年获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1年5月,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2013年1月,被批准为“享受2012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2.jpg吉承恕  教授

教育经历:

1980.9-1984.7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1987.9-1989.7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进修

2002.5-2002.8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研修

2005.3-2010.6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

研究方向:

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

主讲课程:

《体育运动心理学》、《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调控》

发表文章:

《视觉与肌肉感觉对罚球投篮技能形成的影响》(《体育科学》1998.4)

编写教材: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排球》(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8)

《竞技运动心理学》(体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教材)

完成课题:

《技能表现性项群优秀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研究》(天津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1.4-2003.3)

《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心理训练手册(日记型)》(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课题,2005)

《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国家社会科学基本项目,2003.4-2004.4)

其他荣誉: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心理专家组成员。

《运动员多维竞赛特质焦虑对急性运动损伤的研究》、《技能表现性项群优秀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结构特征的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获二等奖。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课题《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心理训练手册(日记型)》获2005年奥运科技攻关服务三等奖;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孙延林  教授

教育工作经历:

1.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获理学硕士

学位

3.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4.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英国拉夫堡大学访问学者

5. 1988年至今在天津体育学院工作

主讲课程:

体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发表文章:

1. Hui Li, Liancheng Zhang, Jingru Wang, Jie Liu, Yanlin SUN, Executive Control of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 Athletes in Different Training Condition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section Movement Science and Sport Psychology. 26 September 2022, https://doi.org    /10.3389/fpsyg.2022.968651

2. Solomon B.Oguntuase,Yanlin Sun. Effect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resilience, self-confidence and emotion regulation of elite football play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locus of control. Asia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22.8

3. 常淑芝,孙延林.认知负荷与情绪对篮球运动员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36(05): 569-573.DOI:10.13297/j. cnki.issn1005-0000.2021.05.011.

4. 杨凤英,孙延林,王炜华,宋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应然取向和实践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36(05):497-504. 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21.05.001.

5. 马晓卫,杨灏,王健,毛拥,孙延林,徐金陆,吴金明.设计与路径:体教融合视域下“教育扶贫、体育帮扶”的援藏行动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06):639-644. 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20.06.004.

6. 王钰,孙延林,戴群,高永强,吉承恕.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35(01):17-22. DOI:10.13297/j. cnki.issn1005-0000.2020.01.004.

7. Chunxiao Li, Russell Martindale & Yanlin Sun. (2019) Relationships between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and mental toughness: The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7(18), 2057-2065.

8. Chien-Heng Chu, Feng-Tzu Chen, Matthew B. Pontifex, Yanlin Sun & Yu-Kai Chang. (2019).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neuroelectric measur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7(2), 117-132.

9. Wang, C. K. J., Liu, W. C., Sun Y.L., & Chua, L. L. (2017).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3×2 achievement goal questionnaire for spo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Psychology, 15(5),460-474.

10. Wang, C. K. J., Liu, W. C., Nogawa, H., & 孙延林. (2015).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Sporting Culture on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Life Aspiration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Science, 4 (2):113-123.

11. 王志庆,常淑芝,孙延林,郭娟. 初中生的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方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5,30(4):277~281.

12. 杨勇涛,孙延林,吉承恕. 基于“绿色锻炼”的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5,30(3):195~199.

13. 孙德荣,刘瑞静,范金玲,王贵良,杨勇涛,孙延林. 目标定向、动机自主与青少年课外身体活动选择的关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5,30(2):141~146

14. John Wang, 孙延林*, Woon Chia, Liu, Jiaxin, Yao, Do Young, Pyun.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Current Psychology, 2015, 34: 282-293. DOI: 10.1007/s12144-014-9257-y

15. 孙延林、王志庆、姚家新、吉承恕、戴群、金亚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认知、焦虑、抑郁和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生理科学进展,2014,45(5),337-342.

16. 李春晓、吴燕丹、孙延林,呼唤特殊体育科学实践:系统评价方法及其运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01):75-80.

17. 许坤德、纪颖华、Gordon BLOOM、王志庆、孙延林,资深教练对培养新教练的结构化指导课程的评价: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个案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05):431-435.

18. 孙延林、李军、吉承恕,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运动心理学论文回顾,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6),470-476。

19. 孙延林、白学军、胡军、齐芳、韩志、赵卫华,部分信息与完整信息条件下不同水平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认知加工能力,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461-464。

20. C.K.J. Wang, W.C. Liu, Yanlin Sun, B.S.C. Lim, & N.L.D. Chatzisarantis. Chinese students’ motiv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Goal profile analysis using the traditional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10, 8 (3), 284-301。DOI: 10.1080/1612197X.2010.9671954

21. 孙延林,白学军,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行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11-115。

22. 李军,孙延林,体育学科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及案例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8),27-31。

23. 孙延林,白学军,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预期反应中的认知加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465-468。

24. 孙延林,孙德荣,刘金有,体育活动与青少年道德发展关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284-288。

25. 李广宇,孙延林,华北三所高校大学生人口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32-1334。

26. 孙延林,刘立军,叶加宝,刘金有,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108-110。

27. 李广宇,孙延林,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10-312。

28. 邢晋,李宗浩,孙延林,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元认知特征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8-10

29. 孙延林,刘立军,方森昌,董玲,王湖,刘耘,9-18岁青少年身体自我描述年龄特点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8-10。

30. 徐波,孙延林,季浏,余兰,我国18-69岁城市居民运动愉快感的调查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14-16。

31. 孙延林,吉承恕,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0-22。

32. 胡咏梅,孙延林,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结构特征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761-763。

33. 胡咏梅,孙爱华,孙延林,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诱发因素及其可控性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7-30。

34. John, W., W. C. Liu, 孙延林, Biddle, S., Female Secondary students’ Sport Ability Beliefs and Regulatory Styles: Relationships with Enjoyment, Effort and Boredom,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13-18。

35. 胡咏梅,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45-47。

36. 孙延林,Biddle, S.,体育活动与老年人的抑郁:系统综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3),49-54。

37. 胡咏梅,蒋满华,孙延林,中美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特征的比较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4),42-43。

38. 蒋满华,孙延林,薛玉行,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1,37(6),15-16。

39. 孙延林,John, W., Biddle, S.,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40. 孙延林,李实,体育课在发展学生适宜动机模式、自尊心和社会道德中的作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56-58。

41. 孙延林、蒋满华、李实,关于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特征及机制的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

42. 李实,孙延林,我国篮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体育与科学,2000,21(3),40-43。

43. 孙延林,李实,蒋满华,胡咏梅,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12-15。

主要著作:

1. 孙延林,王钰,专题2,训练和比赛的动机,《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2. 孙延林,《运动心理学》(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3. 孙延林,《体育学科发展报告》(参与运动心理学部分),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年。

4. 孙延林,《体育学科发展报告》(参与运动心理学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5. 孙延林,《运动员的预期行为与视觉搜索》,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年1月。

6. 孙少强,孙延林主编,《运动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孙延林,第一章 运动活动动机,张力为,任未多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课题研究:

1. 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2021060021),负责人,2021-2023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健身与健康融合基地建设模式的集成与示范应用》(2020YFC2006704),排名第三,2020.12-2023.11

3. 天津市教改重点项目《运动心理学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负责人,2020-2022

4.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基于新媒体的运动健康监测技术研究(14ZCDGSF0040)2014.10-2015.09,排名第二。

5.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机理的研究》(2012BAK21B03),排名第三。2012-2015。

6. 天津市教委教学质量工程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研究》(C03-0401),负责人,2012年-2014年。

7.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全民健身关键技术研究与信息系统开发:成年人和老年人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和测量技术的研究》,(2006BAK33B01)课题组成员,2009年-2011年。

8.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LA010383)。课题负责人。2002-2006年。

9.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1年度),《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动机规模、自我概念和道德发展关系的研究》。课题负责人。2001年-2006。

其他荣誉:

1. 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体育运动心理学),负责人

2. 2018年,天津市第十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3. 2016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运动心理学)负责人。

4. 2014年,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

5. 2013年,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心理学与运动行为促进)带头人。

6. 2013年,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创新团队。

7. 2013年,2013年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说明: 胡胡咏梅  教授

教育经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

心理调控与卓越表现促进

主讲课程

《运动员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社会心理学》、《运动心理调控方法》

发表文章:

《退役运动员顺畅转型诱发 因素及情商 、职业倾向个性特征的研究》

《中国运动员退役转型适应评价量表》的建立及测评等

编写教材:

《退役运动员心理指导手册》主编

完成课题:

《国家击剑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重点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个性化心理调控的实施对策》

《优秀运动员退役角色转换 模式及二次职业生涯设计心理指导体系研究》

其他荣誉:

2007 年获得我国首批运动心理咨询专家称号


说明: 何何一粟  副教授

教育经历:

1996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专业)

1991年获教育学士学位

(天津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

研究方向:

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非智力因素

主讲课程:

《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发表文章:

《散打运动员视觉信息加工的眼动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14(6), 755-760.(2016)


说明: 万万发桃  中级实验师

教育经历:

1990.9-1993.7,安徽省皖南医学院

护士学校 护理学

1998.4-2001.12 天津医科大学

护理学自学专科

2008.9-2011.1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函授本科


说明: 张张连成  教授

教育经历

2018/09-2019/08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

格林斯堡分校 访问学者

2011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专业)

2008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2005年获理学学士学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

主讲课程:

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高级心理统计学》、《高级心理学研究方法》

发表文章:

《盲法在体育科学实验设计中的问题与规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4(11), 110-118.2021

《锻炼行为促进的助推策略研究综述及启示》(体育学刊,28(3), 63-70.2021)

《身体活动的认知效益:量效关系研究及其启示》(体育学刊,27(1), 66-75.2020)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中对照设置的常见问题及对策》(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9(4), 330-334.2020)

《系列研究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及设计思路》(体育科学, 39(5),88-95.2019)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设计10个常见问题及对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9(5), 115-120.2016)

《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我概念的心理机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3), 190-194.2015)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研究进展述评》(体育学刊, 21(1), 98-103.2014)

《身体锻炼对认知老化的延迟作用:来自脑科学的证据》(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9(4), 309-312.2014)

《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自我设限倾向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2(5), 54-57.2013)

《评价忽视与评价重视对运动员自我控制损耗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32(6), 529-534.2013)

《思维抑制与思维表达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8(3), 189-192.2013)

《情绪抑制与表达对运动员自我控制损耗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6(8), 77-82.2013)

《不同的思维控制内容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体育科学,32(9), 62-66.201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与评价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31(2)180-185.2012)

编写教材:

运动心理测量原理与应用》(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完成课题:

《基于神经可塑性视角的体育锻炼与老龄化社会应对研究》(2017年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运动员积极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研究》(2016年度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主持)

《延缓老年人认知老化的有氧锻炼干预及其机制研究》(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天津射击队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心理咨询与调控研究》(2016年天津市体育局科研课题,主持)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机制及其控制-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2013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主持)

其他荣誉:

《运动竞赛中自控损耗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2018年获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不同的控制内容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获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运会科报会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运动员压力下自我控制的理论检验与应用指导》获2012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说明: 高高淑青  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11.09-2014.06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心理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7.09-2010.06 辽宁师范大学

基础心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2001.09-2005.07 内蒙古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 本科

主讲课程

《教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前沿》

发表文章:

《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的选择性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2,41(06):459-464.)

《循证锻炼在大众锻炼实践领域的应用思考》(体育学刊,2022,29(03):139-144.)

《身体锻炼认知效益的研究方法: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中国运动医学》(2018,37(4):358-362.)

《少体校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作用》(中国运动医学杂,2018,37(2):143-147.)

《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数字运算能力影响的ERPs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64-68.)

《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空间定向能力的影响:来自P300的证据》(中国体育科技, 2016, 52(4): 59-62.)

《身体锻炼对类比推理能力老化的延缓作用:来自ERP的证据》(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1(3): 222-226.)

《身体锻炼与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因果探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12):1140-1147.)

《身体锻炼延缓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心理机制:认知加工资源中介模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9(6): 461-466.)

《主体情绪状态与文本情绪模式对阅读过程的影响: 协同还是分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3,42(5):1-5.)

《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大学生加工情绪图片的眼动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26(9):686-690.)

编写教材:

《运动心理测量原理与应用》(ISBN:978-7-5009-5011-0

《运动心理学》(ISBN:978-7-04-053905-9

完成课题:

《天津市体育科研调研项目》(2016主持完成)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结项中)

《天津体育学院课程思政优质课建设项目》(2020)

《天津市体育科研调研项目》(2021)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2021,结项中)。

其他荣誉: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四届全国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说明: 1545873150(1)杨勇涛  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10.08 - 2013.06,上海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教育学博士

2007.09 - 2010.07,武汉体育学院

运动心理学 教育学硕士

2003.07 - 2007.07,新乡医学院

应用心理学 理学学士

主讲课程:

《人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心理学》

发表文章:

《From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 to Behavior: The Moderation Role of Mental Tough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Wage Earne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 12, 2:584760.)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lience in sports team inventory in China.》(Plos One, 2020, 15(6):e0234134.)

《大强度间歇运动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情绪和享受感的影响元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 33(4): 407-419.)

《大强度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 36(6): 6.)

《运动心理韧性概念及其测评研究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 34(5), 93-99.)

《运动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效益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 36(10), 915-921.)

《压力对优秀运动员注意偏向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 36(07), 618-621.)

《不同心理韧性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7, 32(01), 63-67.)

《压力情景下运动员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7, 32(2), 134-138.)

《高尔夫球手推杆击球的静止眼动特征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Suppl), 52.)

《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1(03), 216-221.)

《基于“绿色锻炼”的身体活动的心理效益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0(03), 195-199.)

《排球运动员心理韧性和风险决策行为的关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 34(07), 681-687.)

《虚拟环境中的知觉动作和心理训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01), 101-115.)

《目标定向、动机自主与青少年课外身体活动选择的关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2), 141-146.)

《不同知觉动作匹配和技能水平对虚拟网球情境中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9(05), 427-432.)

《运动心理韧性研究进展》(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 33(05), 483-492.)

《跳水运动专项心理特征探析》(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 30(03), 79-82.)

《积极和消极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 32 (08), 708-714.)

《不同时间阻断三维发球和知觉动作匹配程度对网球接发球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7 (05), 421-426.)

《运动专长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38(12), 45-52.)

《运动强度和能量消耗对认知表现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 30(1), 110-115.)

《腹式呼吸对大学生情绪生理指标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0, 29(3), 272- 274.)

编写教材:

《运动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副主编)

《运动心理测量原理及应用》(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6, 参编)

《运动心理学题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6, 参编)

完成课题:

《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心理学线上线下教学改革效果研究》(天津市教委,2020.05-2022.12,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B201007105,在研)

《中国运动心理韧性问卷的编制及应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03-201812,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17YJC890038,结项)

《团队心理韧性量表的本土化检验研究》(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808-202012,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2018SK143,结项)

《优秀篮球运动员罚篮预判和动作表现优势及其神经机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604-201903,课题负责人,课题号:16JCQNJC14300,结项)

《国家高尔夫球队心理建设及训练调控》(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委18-47,在研)

《高尔夫运动员推杆击球的注视行为特征及静眼训练研究》(海南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9.08-2021.08,课题负责人,在研)

《不同条件下高尔夫球运动员推杆击球的静止眼动特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802-201912,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基本18-34,结项)

《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注意偏向特点及其神经机制》(天津市体育局科研攻关课题,201609-201708,课题负责人,课题号:GW201601,结题)

《视觉线索与知觉动作能力对截击动作精确性的影响》(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1604-201903,第三参与人,课题号:16JCYBJC29000,在研)

《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身体锻炼行为决策理论模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 201506-201906,参与人,课题编号:15BTY005,在研)

《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的机理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01-201512,主要参与人,课题号:2012BAK21B03,结题)

《高尔夫运动员推杆的注视特征及注意控制训练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603—201612,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基本16-37,结题)

《优秀运动员压力下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机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5年3月—2015年12月,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编号:基本14-24,结题)

其他荣誉: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6年台湾运动心理学年会优秀口头报告奖、2014年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优秀论文奖、2012年国家跳水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综合科研攻关研究一等奖


说明: 64c8be6ed0a297680d4b863db3dddb5常淑芝  高级实验师

教育经历:

2001.9-2005.6天津体育学院

本科,新闻学专业。

2005.9-2008.6天津体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 运动心理学专业。

2016.9-2022.6天津体育学院 博士研究生 运动心理学专业。

研究方向:运动决策

发表文章:

《Design of a treatment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based on ball games and digital technology assistance》(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2022)

《认知负荷与情绪对篮球运动员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36(5):569-573.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Load on the Framing Effect of Risk Decision-making of Basketball Play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cademics, 2020, 4(1): 66-85.)

《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7: 157-158.)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研究导刊,2017,22(336): 3-4.)

《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经济研究导, 2017, 25(339): 183-184.)

《高等体育院校中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安康学院学报,2017, 29(5):124-127.)  

《高等体育院校实验室运行机制初探》(高教学刊,2017,10:128-129.)

《高等体育院校实验室建设模式研究》(高教学刊,2017,11:132-133.)

《初中生的久坐行为与身体活动方式》(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4): 277-281.)

《绿色锻炼的心理效益:身体锻炼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心理科学》2017,40(2):408-414.)

《基于眼动数据的一例角色书信疗法临床案例的分析与启示》《心理科学》2016,39(4):1011-1016.)

《身体意象与自我效能对女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1(4): 363-365.)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安康学院学报, 2008, 20(5):120-122.)

《中国举重队备战、参赛北京残奥会的心理训练》(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24(1):21-23.)

《任务性质、结果反馈时机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3):185-188.

《练习间插入活动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503-509.)

《运动心理学》计算机考试界面设计的眼动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28(2):124-128.)

《Contributions of visuo-oculomotor abilities to interceptive skills in sports. Optometry & Vision Science, 2015,92(6):678-689.)

《Attentional Biases towards Body Images in Adult Males with Heightened Muscle Dysmorphia》(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5,57-69.)

编写教材:

《运动心理学实验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主编,2018.6)

《运动心理学》习题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参编,2015.9)

完成课题:

《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对视觉分析与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1811-202110,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项目,主持)

《生态学视域下智力落后儿童社会、学校、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210-20184,第二参加者)  

《全民健身背景下天津市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1-201803,第二参加者)

《可穿戴设备与市民健身行为之间的交互影响研》(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10-2017.5,第三参加者)

《中小学生锻炼促进策略及效果的社会心理学研》(教育部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5-2015.10,第三参加者)

《备战08残奥会国家举重队运动员个性化心理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项目,2008.4-2011.7,第四参加者)

《国家队女子水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提升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2012.3-2013.3,第五参加者)

《运动改善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症的线粒体机制研》(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2010.4-2015.6,第五参加者)

《中国女子水球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心理调》(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2011.8-2013.3,第六参加者)

《以“特色建设”为引领,优化体育院校实验室》(天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改革,2012.7-2016.9,第三参加者)

《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曲棍球项目专项心理特征及调控方法的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12 -2010.12,第五参与者)

《优秀运动员退役心理干预教育指导方案构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09.6-2010.9,第六参与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及其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子课题《天津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及其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9.1 -2012.12,第六参与者)

《中国女子水球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心理调控应用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2011.7-2012.9,第六参与者)

《我国团体类项目运动员心理咨询与训练功能体系及其有效干预方式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1.5-2012.9,第三参与者)

《国家队女子水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提升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2012.3-2012.9,第五参与者)

《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的机理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01-2015.12,参与者)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10-2015.10,第二参与者)

其他荣誉: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项目《国家女子水球队运动员战术意识提升研究》获第30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三等奖,排名:第5,2013.08。

专利:光学多功能全身反应测试仪,排名:第6,2012.08。


李晖  实验师

教育经历:

2007.9-2011.6 天津体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本科

2011.9-2014.6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发表文章:

《Executive control of freestyle skiing aerials athletes in different training conditions》(Front.Psychol.2022,13:968651.)

《我国运动员心理健康状态量表编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32(5),9.)

编写教材:

《运动心理测量原理与应用》

《运动心理学实验教程》(参编)

完成课题:

《体育锻炼与老龄化社会应对:基于神经可塑性视角》(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优秀篮球运动员罚篮预判和动作表现优势及其神经机制》(参与完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说明: 穿着西装笔挺的女子描述已自动生成胡月  讲师

教育经历:

2008-2012 新乡医学院

心理学系 本科 应用心理学

2012-2015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 基础心理学

2015-2019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博士研究生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心理学)

主讲课程:

《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SPSS统计操作实务》

发表文章: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本。

完成课题:

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4项(排名均为前4)。

其他荣誉

第十六届天津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三名(文科组)、2021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度“天体榜样” ——师德先进个人。


说明: 1寸照片王菁如  助理实验师

教育经历:

2014.9-2018.6 天津体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本科

2018.9-2021.6 天津体育学院

应用心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运动员心理干预与调控

其他荣誉:

《Soccer Tough 2》,译著中文名《成为足球硬汉》(参译)


王钰  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12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博士学位

(其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进行博士联合培养)

2009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6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学位

主讲课程:

《体育运动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

发表文章:

《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1, 17-22.)

《急性有氧运动对网络成瘾者抑制控制的影响》(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1)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和依恋类型的调节作用》(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1)

《体育锻炼与手机成瘾的关系:总体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与领悟性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1)

《慢性锻炼促进中老年人情绪调节的ERP研究》(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专题口头报告),2019)

《Feedback delay impair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of Reward Positivity》( Neuroscience Letters, 685, 179-184. (共同第一作者),2018)

《体育运动和共情能力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8):190-191.)

《体育运动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认知抑制的影响》(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80+182.)

《身体锻炼对中老年人空间定向能力的影响: 来自p300的证据》(中国体育科技, 2016,4,59-62.)

编写教材:

《社会心理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21.11,参编)《运动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6,参编)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4,参编)

《运动心理学习题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3,参编)

课题:

省部级,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TJTY20-017,课程思政背景下“中

华体育精神”专题资源库的研究和构建,2020/08--至今,2万元。

省部级,主持:天津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A201007102,《运动心理学》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课程思政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2020/09--至今,1万元,子项目负责人。

校级,主持:天津体育学院科研培育项目(自然科学类),网瘾青少年精准运动干预模式:基于神经科学的证据,2021.12-至今,5万元,项目负责人。

省部级,主持:天津市首届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建设项目,运动心理学,2018/03-2020/01,6万元,完成,主持。

校级,主持:天津体育学院第二批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优质课项目,生理心理学,2020/07-2021/07,1万元,完成,主持。

省部级,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宣传评价体系研究,2020-C-13,2020/04-2020/10,3万元,完成,参与(排名第四)。

校级,主持:“课程思政”促进运动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20190101,2019/10-2022/06,0.2万元,在研,主持。

国家级,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Y118,基于神经可塑性视角的体育锻炼与老龄化社会应对研究,2017/06-2020/06,20万元,在研,参与(排名第四)。

局级,参与:应用心理学专业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71007108E,2017/09-2019/09,2万,完成,参与(排名第二)。

国家级,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机理的研究(2012BAK21B03)”的子项目“有氧运动改善与促进心理效益的行为和生物学机制”,2012/01-2015/12,总项目共260万元,完成,参与。

其他荣誉: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体育运动心理学》,2020.10,排名第五。

天津市首届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运动心理学》,优秀项目,2020.01,负责人。

天津市第十届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网络成瘾对视觉和言语工作记忆影响的分离机制》,2020.01,指导教师。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爱与夕阳--社区综合老年人服务中心》,2019.11,首席指导教师。

天津体育学院2021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校级二等奖,《急性有氧运动对网瘾大学生热执行功能的影响: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21.11,指导教师。

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研论文,三等奖,《体育运动促进个体共情能力的实验研究》,2021.07,排名第一。

天津体育学院首届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唯一名额),2021.12.

天津体育学院师德先进个人,2021.09、2018.09。

天津市民政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明星志愿服务团队,2020.11,组织教师。

天津市心理学会“抗疫情,安民心”优秀志愿者,2020.06.

天津市心理学会“抗疫情,安民心”优秀组织奖,2020.06.

上一条:心理学教研室

关闭窗口